明熹宗好制木,近乎神技。凡刀、锯、斧、凿、丹青、髹漆能出其右者凤毛麟角。有梳匣、漆器、床、屏、槛、椅均饰五彩,精巧绝伦,出人意料。同善木举。熹宗还醉心于建筑,曾于庭院制小宫殿,高不过四尺,曲折微妙,巧夺天工。另做沉香假山一座,池台林馆,雕琢细致,堪称当世一绝。
熹宗酷爱木作、建筑,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,天启五年至天启七年间,熹宗对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,遂令时任工部尚书董可威常伴近前,诸事躬亲。至此,先祖常伴君侧,久沐天恩。后因“天变”乞休归故,熹宗不忍“令。加太子太保,驰驿去!”先祖感伴君之恩典,遍集熹宗匠心之作于己藏,同归故里。后崇祯位,先祖为魏党所累,冠带闲住,幸保门第。其后惶恐,遂执熹宗技以木为业,始称“董氏”,后于民国之初改号“董家工艺”。董家人善木,以明代器为重。皆因古之由来。一代帝君无为而治,却留匠心传世,照耀古今。